当前位置:首页>宗教信仰>正文

知乎回答日记 ·1【2021128】

时间:2024-03-10作者:懂你才信阅读:75分类:宗教信仰

2知乎回答日记 ·1【2021128】

我有过几次想整理自己的回答,不至于让她烟消云散的打算,却总是时机不成熟。

今天因为打开自己的搜藏夹,看到中隐青年(1 条消息) 中隐青年 知乎用户而确信自己的回答极其有价值。故决定要开始写自己跌在知乎的日记了。

1.

一般的心理模型无外乎“欲望,爱恨与打发时间【而前两者往往是打发时间下的主要选择,其他的一起打发时间,则构成了同游,同行,同集会,即爱恋纠缠】”。

换一种说法,人作为社会性动物,把自己的爱恋【好的、自己满意的那一部分记忆】与怨恨【坏的、让自己痛苦的那一部分记忆】投射给自己的同伴,这是大概率事件,与普遍的现象。也是大多数人的社交活动的真正目的与企图。

除非你主要同物体,同精神符号打交道,除非你忙于物与工具。这就无需“搬弄是非闲言碎语的社交活动”。

而你我要知道,忙于物与工具,这是工作状态与谋生状态,绝大多数人在此是会找不到快乐与放松,找不到“记忆的存放处”的。一旦回到休闲,积累的记忆压力将加速、增强地投射给同伴。

这不是简单的心理创伤,而是意义寻找,是“奢望自己的欲望升华”,是“美化自己的爱与恨”,并为此记忆与人生找到更高大上的伪装与存在意义,理由与“合理化”——见识不足的心理咨询师与宗教修炼的“师父”,便极容易把持不住自己,在对方的“奢望***望下”同流合污。

孰是孰非,真的只能一声叹息。

2.

前几天我多次回答涉及到“打发时间”的问题。这不能拿我们所从事的“活动、工作的意义来予以简单地描述”。通常人们以为,工作,会让人累,娱乐可能至死,休闲与休息浪费金钱与时间。即,把我们的一天时间简单滴分为三段——工作,娱乐与休息,你会发现,谋生者很少有娱乐时间,苦苦做活的甚至于休息【睡眠】时间、反思总结时间,与自我面对时间都很少,而键盘侠多属于学生,中青年,躺平的人,退休者,则时间充裕,以至于不少的活得无聊,活得无所事事······

我提出的“打发时间问题”显然的,就是针对这些学生,中青年,躺平的人,退休者的。虽然,很可能他们不爱听我所说的。

在昨天的回答问题“年轻人打麻将浪费时间吗?”年轻人打麻将是浪费人生吗?

我部分认同李银河教授的观点。但是,我认为,龙生九子,各有不同。麻将的随机及其乐趣,固然可以从“产出、勤奋、无目的的人生等等”予以谴责、嘲讽。然而,不仅仅黑格尔提过“存在即合理”——某些东西,不是你我讨厌他,他就会消失,也不是你我爱怜它,它就会永远常伴我们——对方不以我们的意愿而存在。

我也可以打麻将,也可以不打,也可电脑上自娱自乐。——打发时间方式,是一个很深的哲学与人生观问题,也切实具体的每一个人的选择。人海茫茫,当今全球近76亿人了,不考虑是否自由,别人打发时间的方式,你我,亲人,父母,确实无法阻止与干涉对方······

好,回到本质上的“无目的的人生”。不仅仅作者年龄增长,可以望到“死亡不远了”,在死亡面前,与后悔无关,于自己的“有意义”本来就是不值一提!——所谓的不值一提,在盖棺论定的角度,就是,完全可能有人对死者的一生予以否决,讽刺,抹杀与充满敌意——死得好!!即意义的客观性,很可能,只是其“社会与世界性影响吧”?

在个人的影响而言,不客气地说,芸芸众生,一生默默无闻的占绝大多数,这很可能是中国文化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基因锁所在?——将自己的一生的意义寄托在子嗣的无尽绵延上且关键必须是因为其“能光宗耀祖了”,所以,“成为了祖先的死者(我们)的活着的方呈现出来”?!

据我所知,西方在资本主义早期,也仅仅是贵族极其看重这种意义呈现,与荣耀的继承,不能让后辈埋没了“尊贵的称号”。无论怎样,我认同类似李银河同志的骨子里的西华,媚骨。

每一种文化均有“值得被谴责”的恶俗。据我所知,李教授的性文化,很罕见地“谴责西方文化”的····成见与偏见,至此可见一斑····

再回到提问本身。“年轻人打麻将是浪费人生吗”?

从不能躺平而言,时间可贵而言,似乎该有肯定答案;从提问本身而言,这是一场自我怀疑。设问者其实是有娱乐之下的轻松与快乐的。从苦苦谋生的底层生活而言,时间就是金钱,答案就该是肯定的。从足以躺赢的人而言,这绝对是否定答案——娱乐本身还有社交的功能。

而我前面主要的回答是针对李银河教授的观点的——她其实是认为这是垃圾,任何的中国人打麻将,都是浪费人生,做“无意义人生”的一场游戏。连安度晚年的老年人打麻将,也成了一种罪恶········

我说出了罪恶一词,相信大家心里就清楚了我的思路。即,道德评判,与别人对自己的否定,别人对自己的恶意,任谁都无法阻止。当然肆意展现恶意,固然是某些人的自由,西方西化下的自由,且不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——在别人没有攻击我们的时候,我以为有意义的道德该是隐藏自己得恶意,而展现善意吧!——最好的还是,别人有选择打发时间的权力,金钱,和社会角色,那么,我们至少可以默认,而不该道德低下地攻击别人“荒谬的一生”。

您以为呢?

即,时间长河里,包括登录知乎的去回答一个个问题,我们大多数人不过是在道德评判,展示自己的善与恶,亦或者仅仅发泄情绪而已·····

——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。

3

在回答空性:心理治疗和内观的关系里,我看到了没有回音的自说自话。

我看到一则对于心理咨询的评判,心理咨询发端于西方,发端于“基督教的祷告与忏悔”,显然,祷告与忏悔是个人性的一对一地面对神父或者上帝的,在思维模型上,与佛法的内观极其相似。即,没有个人的“主体性崛起”,就不会有由此提倡的个人自由,个人自觉,与自我纠错的逻辑存在。

进而,没有这祷告与忏悔这一基本的心理模型,来访者就不会采纳咨询师的建议,其放开心扉也只是催眠下暂时的有效,而最终按原先的命运一路走到黑。这大概是荣格一派的观点【?】,我也以此注意到,心理咨询在中国极其坎坷,因为中国人的文化缺乏“祷告、忏悔”的“个人自由与个人逻辑”,更多的是社会性与集体性——压抑个人性,——谁敢说自己有病?!哪一个男人敢公开说自己不行?!

我认为,在市场化的今天,近100年来的西化教育下的人又本质上的面对东方集体化逻辑,【西方的个人主义是通过资本化,功利化来远离上帝,找到自我的,东方从来就不允许个人主义】让打工人拖家带口地奔向政治梦想,而不少中国人提到的“内卷”,“内循环”,“抑郁症与自杀极其多”,与此不无关系。——因为无法看清自己的问题,不能有效地构建朋友关系与敌我关系,也就不能正确面对【抑郁的本质就是自伤与自我逃避】问题,更遑论解决问题了!于是只能““内卷”,“内循环”,“抑郁症与自杀极其多””。

正如走进宗教根本的人很少一样,能得到“心理咨询的人”,能进行“内观”的人,一样的很少。你我的“市场”与说话对象——注定只能“选定自己的顾客范围”,否则,就只是自说自话,空谷回音吧!